Christian Parenting Articles    


《圣经》中的兄弟相残

请读一下《圣经》里的这三个故事,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?


   亚伯和该隐

耶和华接受亚伯的供物,而没有接受该隐的,该隐生气了。神警告该隐小心犯罪,但即使如此,该隐还是谋杀了亚伯。这是第一个兄弟相残的故事,后果十分可怕(《创世记》4:4-9)。

该隐杀害亚伯的原因是犯罪,它就伏在门前,随时准备控制打开诱惑之门的人(《创世记》4:7)兄弟间的敌对无法避免,因为所有的人都遗传了犯罪堕落的基因(《诗篇》51:5)。我们犯罪的天性在生命的早期就暴露出来了:小孩子都会生气和妒嫉,他们会以不友善的言语和行动来发泄。作为父母,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们消除妒嫉等情绪,促进兄弟和睦。


   以扫和雅各

第二个鲜活的事例是以扫和雅各争夺祝福。以扫听说雅各以欺骗手法夺走了他的祝福,痛哭流涕。他对雅各恨之入骨,计划杀了他。此事因何而起呢?这件事的导火索是利百加偷听到以撒决定祝福以扫,他就计划着为雅各夺得祝福(《创世记》27:8-10,14-17)。不过我们必须进一步探寻才能找出这场兄弟相残悲剧的深层原因。

利百加从一开始就知道神拣选了雅各(《创世记》25:23)她本可以提醒以撒,但她并没有这样做。再说以撒为什么选择祝福以扫呢?难道他不知道神选的是雅各吗?不,他当然知道。利百加不可能不告诉以撒大的(以扫)将要服事小的(雅各)。其实,神告诉利百加他拣选小的的时候,以撒极可能在场。我们该如何理解利百加和以撒之间的行为差异呢?

利百加和以撒虽然结婚,但精神却是分离的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。甚至在欺骗发生后,利百加也没有告诉以撒真相。请注意,当雅各因以扫发怒而不得不逃亡时,利百加为雅各离家所找的理由是,她不愿意雅各重蹈覆辙,娶赫人或迦南人的女儿为妻(《创世记》27:46-28:2,参考6:34-35)。她并没有提到兄弟恩怨——以扫的怨怒和雅各的安全,如果以扫计划杀雅各报仇那将十分危险(参考《撒母耳记下》14:6-7)利百加和以撒是不能为两个孩子进行沟通的典型。

父母在孩子面前争或不争揭示出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课题——如何对待他人。夫妻不可能事事一致,但我们不应该彼此隔膜。

利百加和以撒之间这场“无声”的冲突缘于父母对子女的宠爱(《创世记》25:27-28)以扫善于打猎,让喜欢野味的以撒很满足,他自然更喜欢以扫。雅各是个住家男,常住在帐棚里,常跟母亲在一起。利百加自然更爱雅各。天性决定了他们包容和匹配:以撒选择以扫,利百加选择雅各。

父母对孩子亲疏有别本来也不算错,错的是利百加和以扫把他们的儿子拉进他们的冲突。父母一方跟孩子串通欺骗另一方是很悲哀的。这个事例中,兄弟相残的根源是婚姻生活不和谐。20多年后,他们的父母都已离世,以扫和雅各终于尽释前嫌,团聚在一起(《创世记》33:4-11)。


   约瑟和他的哥哥们

雅各其实早该知道父母偏心的危险,但他仍然犯错,公然表明他对约瑟的偏爱。约瑟是他最宠爱的妻子拉结所生,属于老来得子(《创世记》29:30)便雅悯也是拉结所生,是约瑟的弟弟,生他时雅各年纪更大了。

为什么雅各更疼爱约瑟而不是便雅悯?有一种可能就是便雅悯总让他想到拉结的死(《创世记》35:16-19)。雅各为了与深爱的拉结结婚付出了七年的辛劳(《创世记》29:16-20)。他们苦苦等待了许多年才生下了约瑟。指望雅各不偏疼约瑟是不可能的(《创世记》37:3)雅各的错误在于他给了约瑟一件彩衣,让“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”(《创世记》37:4)换句话说,他的其他儿子感受到了他的偏心。

如果雅各能让他的孩子们都感觉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是特殊的,也很好。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。父母面对的挑战是珍爱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才能。

约瑟的哥哥们妒嫉他,不愿跟他说和睦的话。他们喊他“做梦的”,密谋杀害他,不顾他的哀求卖了他,称他作:“你的(雅各的)儿子”(《创世记》37:19,26-28,31-32)而不是“我们的弟弟”。没有人爱约瑟。

《圣经》中有些记载提示我们,约瑟的一些言行更加深了他的哥哥们的怨恨和妒嫉:

  • 书中记载约瑟17岁时的事,强调“他还是个童子”(《创世记》37:2),表明约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,不能处理好与哥哥们的关系,招来随后的一系列祸事。

  • 他似乎很乐意(“我去”)去察看他的哥哥们和群羊是否平安(《创世记》37:13-14)

  • 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告给他的父亲(《创世记》37:2)

  • 向哥哥们讲述自己的梦:“你们捆的……围着我捆的下拜”(《创世记》37:5-7)
结果,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(《创世记》37:8)上述这些提示并不是说他的哥哥们的行为是正当的,而是要提醒父母们记住这些将导致兄弟反目。


Sibling Rivalry in the Bible © Aug 1997 Alan S.L. Wong